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伪狂犬病毒对小鼠肝脏线粒体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研究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对小鼠肝脏线粒体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影响,本实验将36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感染组经皮下接种200 μL浓度为1×103 TCID50/100 μL PRV,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分别于感染后48 h、72 h、96h迫杀小鼠,采集新鲜的肝脏组织提取线粒体,通过ROS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线粒体活性氧(ROS),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小鼠肝脏线粒体ROS水平极显著增加(P<0.01).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体系(GSH-Px)和过氧化氢酶系统(CAT)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感染组小鼠肝脏中线粒体MDA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采用线粒体膜电位MitoScreen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线粒体膜电位相较对照组出现了显著的去极化(P<0.01).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肝脏中氧化应激相关酶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的SOD、GSH-Px和CAT3种酶的基因转录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下调(P<0.01).利用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各感染组小鼠肝细胞凋亡比例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本研究首次证实PRV感染小鼠后会导致肝脏线粒体出现氧化应激,从而造成肝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RV致病机理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文献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线粒体;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影响
作者姓名:
孙伟;刘杉杉;周佳;王世达;王靖飞;董彦强
作者机构: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病原与病理形态学创新团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阿坝职业学院,四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623200
引用格式:
[1]孙伟;刘杉杉;周佳;王世达;王靖飞;董彦强-.伪狂犬病毒对小鼠肝脏线粒体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2(04):357-362
A类:
MitoScreen,CAT3
B类:
伪狂犬病毒,小鼠肝脏,线粒体氧化应激,PRV,相关因子,周龄,BALB,皮下接种,TCID50,等量,PBS,96h,肝脏组织,ROS,检测试剂盒,线粒体活性氧,分光光度法,检测线,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体,Px,过氧化氢酶,酶系统,中线,线粒体膜电位,位相,去极化,基因转录水平,细胞凋亡检测,肝细胞凋亡,后会,致病机理
AB值:
0.1927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