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米糠蛋白碳量子点的表征及应用
文献摘要:
以米糠蛋白(RBP)为碳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碳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制备的米糠蛋白碳量子点(RBP-CDs)的光学性能、形貌结构及表面官能团进行表征,并探究RBP-CDs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及应用于传感、细胞成像、荧光染色等领域的效果.结果 表明:RBP-CDs在286 nm下有紫外吸收峰,其发射波长具有激发依赖性;RBP-CDs的形状近似球形,分散性好,尺寸均一,粒径为2~4 nm;RBP-CDs表面富含羟基、羧基,亲水性好;在pH 4~10及不同盐浓度条件下,RBP-CDs的荧光性能良好;在365 nm紫外灯长时间照射下,也表现出良好的光学稳定性,但在不同化学环境中RBP-CDs的荧光强度差别较大,主要与其表面缺陷态有关.荧光传感实验表明,RBP-CDs可作为Fe3+的"Turn-Off"型荧光传感器,检出限可达15.2 nmol/L.RBP-CDs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可用于HepG-2细胞的染色成像.RBP-CDs可作为一种新型荧光标记材料,应用于细胞标记和细胞成像领域.
文献关键词:
米糠蛋白;碳量子点;荧光性能;Fe3+传感;细胞成像
作者姓名:
李小敏;胡志雄;张维农;齐玉堂;张燕鹏;杜言;左陈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小敏;胡志雄;张维农;齐玉堂;张燕鹏;杜言;左陈-.米糠蛋白碳量子点的表征及应用)[J].中国油脂,2022(02):58-64
A类:
B类:
米糠蛋白,碳量子点,RBP,碳源,水热合成法,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CDs,光学性能,形貌结构,表面官能团,不同环境,细胞成像,荧光染色,紫外吸收,吸收峰,分散性,均一,羧基,亲水性,不同盐浓度,荧光性能,紫外灯,射下,荧光强度,表面缺陷,缺陷态,Fe3+,Turn,Off,荧光传感器,检出限,nmol,细胞毒性,HepG,荧光标记,细胞标记
AB值:
0.2891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