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家庭教育国家立法:基于回应型法的理论解释、实践检视与路向探索
文献摘要: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是整个广义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构成,其立法的本质是以国家意志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予以规制,以保护和推动其健康发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的重大战略布局.家庭教育的国家立法已有推进,尤其是地方层面的立法探索积累了经验,也反映了一些制度不足和实践诉求,为国家立法提供了现实基础.在理论上,倾向于实体正义的回应型法律范式,是对传统法治秩序的深化和变革,是法律发展的自然延续和理想形态,为我国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导向的家庭教育国家立法提供了行动上的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检视以及路向探索的分析框架.基于回应型法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当前家庭教育地方和国家立法行为的实际,国家立法应在确保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尊重教育规律与未成年人成长规律的前提下,突出家长的主体地位、压实政府的促进职责、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以及优化社会的参与机制.
文献关键词:
回应型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条例;家庭教育法
作者姓名:
刘永林;胡爽;杨小敏
作者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 北京 10019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北京 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永林;胡爽;杨小敏-.家庭教育国家立法:基于回应型法的理论解释、实践检视与路向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22(10):41-50
A类:
家庭教育条例
B类:
国家立法,回应型法,理论解释,实践检视,路向,教育形态,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国建设,法的本质,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制度不足,实践诉求,现实基础,传统法治,法治秩序,法律发展,社会变迁,法理论,保家,教育规律,未成年人,成长规律,出家,实政,引导作用,参与机制,家庭教育法
AB值:
0.3353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