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加强"智能+教育"融合,助力基层教学组织新形态——建设"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的探索与实践
文献摘要:
教研室是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的基层实体教学组织,对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虚拟教研室是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要举措,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积极探索并确立了"创新驱动、共建共享、面向一线、重心下移、精准发力"的教学研究工作思路与工作定位,明晰了"多校联合、共建共享、协同创新、特色发展"的虚拟教研室管理理念,制定了"双十百千万"总体规划,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群建设相结合,打造"智能+教育",并取得了初步建设成效.
文献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生物学;实验教学;实验课程;教育信息化;数字课程
作者姓名:
李光跃;刘艳;高新景;单冉东;汤海峰;吴雪梅;滕利荣
作者机构:
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与医学出版事业部,北京,100029;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23
引用格式:
[1]李光跃;刘艳;高新景;单冉东;汤海峰;吴雪梅;滕利荣-.加强"智能+教育"融合,助力基层教学组织新形态——建设"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2(06):3-8
A类:
B类:
基层教学组织,生物学基础,基础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学科教师,实体教学,高校教学质量,中国教育现代化,充分运用,共建共享,重心下移,精准发力,工作思路,特色发展,教研室管理,管理理念,双十,十百千万,总体规划,课程群建设,建设成效,实验教学,教育信息化,数字课程
AB值:
0.2697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