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一株耐铬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基于抗氧化酶的耐铬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从实验室被真菌污染的100mg/L的1 ∶ 1 Cr-EDTA中分离得到一株真菌,经形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霜霉菌菌属,最佳生长条件为培养温度为30℃、培养pH为6或7.铬胁迫实验表明该分离株最高可耐受质量浓度为1000 mg/L的六价铬.通过测定该菌株在不同铬浓度下的总抗氧化酶(Total antioxidant enzymes,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研究铬胁迫下该菌株抗氧化酶系的响应路径,以及不同抗氧化酶活性响应的相关性,拟从抗氧化酶系的角度阐明分离株的耐铬机理.结果表明:在Cr胁迫下,T-SOD、T-AOC、CAT活性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T-SOD活性增速最快,在Cr质量浓度为155 mg/L时可达到空白对照组的4倍,CAT为对照组的3.8倍,T-AOC是空白对照组的2倍,说明抗氧化酶系活性对于Cr6+胁迫的响应顺序依次为T-SOD、CAT和T-AOC,且T-AOC活性与T-SOD活性、T-AOC活性与过CAT活性、T-SOD活性与CAT活性分别呈线性正相关.
文献关键词:
耐铬真菌;分离鉴定;抗氧化酶;铬鞣废水;六价铬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超;马靓琛;王曼婷;马宏瑞;赵澜博
作者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21;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超;马靓琛;王曼婷;马宏瑞;赵澜博-.一株耐铬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基于抗氧化酶的耐铬机制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022(04):8-13
A类:
耐铬真菌,Dismutas,铬鞣废水
B类:
一株,分离鉴定,100mg,EDTA,分子生物学鉴定,霉菌,生长条件,培养温度,铬胁迫,胁迫实验,分离株,六价铬,总抗氧化,Total,antioxidant,enzymes,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氧化酶系,响应路径,抗氧化酶活性,空白对照,Cr6+
AB值:
0.2643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