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GC-MS和化学计量法探究边角料添加比例对食品接触用再生PE薄膜的影响
            文献摘要:
                    对含不同比例边角料再生聚乙烯(PE)薄膜的颜色、总迁移量进行测定,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筛查,并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差异性物质.结果表明:边角料的加入对单层再生薄膜颜色的影响可忽略,且原生和再生PE薄膜在4种食品模拟物的总迁移量均小于安全限量10 mg/dm2.GC-MS共检出9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烃、添加剂及其降解产物和杂质等.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将再生PE薄膜分为3类,边角料含量低于10%时与原生薄膜相似,10%~50%时需进一步评估,高于50%时需重点关注.并构建V-plot筛选出26种造成样品差异的特征成分,主要为脂肪烃,其次为添加剂及其降解产物,如十二酰胺、壬醛和抗氧剂1010的降解产物等.该研究可为食品接触用领域边角料"膜对膜"同级回收的应用提供借鉴.
                文献关键词:
                    边角料;再生聚乙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化学计量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盼;曾少甫;朱蕾;吴永宁;王志伟;胡长鹰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 包装工程学院,广东省普通高校产品包装与物流重点实验室,广东 珠海 519070;暨南大学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 100022;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广东 广州 5106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盼;曾少甫;朱蕾;吴永宁;王志伟;胡长鹰-.基于GC-MS和化学计量法探究边角料添加比例对食品接触用再生PE薄膜的影响)[J].分析测试学报,2022(10):1470-1477
                    
                A类:
                
                B类:
                    化学计量法,边角料,添加比例,食品接触用,PE,再生聚乙烯,总迁移量,挥发性物质,食品模拟物,限量,dm2,共检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脂肪烃,降解产物,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plot,特征成分,二酰胺,壬醛,抗氧剂,同级
                AB值:
                    0.2591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