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黑斑原鮡肝脏与副肝代谢差异比较
文献摘要:
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是我国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江段特有鱼类,为适应雅鲁藏布江急流、低温的水域环境条件,进化出独特的组织器官——副肝.本研究采用组织学、生物化学以及转录组学的方法开展了黑斑原鮡主肝与副肝代谢差异调控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黑斑原鮡主、副肝脏在结构组成、肝细胞线粒体数量及线粒体蛋白质组成上无显著差异.转录组学结果表明,主、副肝脏共有差异表达基因77个.经GO功能注释,筛选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合成酶(Hmgcl)、血栓素合成酶(Tbxas)、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sk)、甲酰甘氨酸生成酶(Sumf1)、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1)以及甘油酸激酶(Glxk)等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富集到氨基酸代谢、脂肪代谢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丁酸盐代谢通路(butanoate metabolism)、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valine,leucine and isoleucine degradation)、赖氨酸降解(lysine degradation)、色氨酸代谢(tryptophan metabolism)以及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等信号通路.选出 4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果显示qRT-PCR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黑斑原鮡主、副肝脏存在氨基酸、脂肪酸及能量代谢差异,其代谢差异可能与Hmgcl、Ptk2b、Gba和Dnm1l等基因在主、副肝脏中的差异性表达有关(P<0.05).本研究筛选出调节黑斑原鮡代谢差异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为揭示黑斑原鮡主、副肝脏代谢差异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献关键词:
黑斑原鮡;肝脏;副肝;代谢通路;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颖;马波;李雷;尹家胜;李宝海;周建设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颖;马波;李雷;尹家胜;李宝海;周建设-.黑斑原鮡肝脏与副肝代谢差异比较)[J].中国水产科学,2022(03):435-445
A类:
黑斑原,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maculatum,Hmgcl,Tbxas,Cask,Sumf1,Glxk,butanoate,Ptk2b,Gba,Dnm1l
B类:
副肝,代谢差异,差异比较,雅鲁藏布江,江中,中上游,江段,特有鱼类,急流,水域环境,组织器官,生物化学,转录组学,调控机制,结构组成,肝细胞,线粒体蛋白质组,蛋白质组成,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CoA,合成酶,血栓素,钙调蛋白,丝氨酸,蛋白激酶,甲酰,甘氨酸,酪氨酸激酶,Jak1,甘油酸,基因富集,氨基酸代谢,脂肪代谢,通路富集,集结,丁酸盐,代谢通路,metabolism,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缬氨酸,异亮氨酸,valine,isoleucine,degradation,赖氨酸,lysine,色氨酸代谢,tryptophan,代谢途径,metabolic,pathways,qRT,转录组测序,综上所述,能量代谢,差异性表达,出调,关键基因,肝脏代谢,差异机制
AB值:
0.2696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