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甲氧明在缺血性脑卒中伴冠心病患者全身麻醉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静脉泵注射甲氧明和多巴胺对全身麻醉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冠心病患者脑组织氧饱和度(SctO2)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介入手术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冠心病患者[40~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甲氧明组(A组)和多巴胺组(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于手术麻醉诱导完成后至支架植入时分别持续静脉泵注射甲氧明(0.5~3μg/kg-1.min-1)、多巴胺(0.5~10μg/kg-1.min-1),使血压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20%.围术期采用Fore-Sight脑部血氧饱和度监护仪监测SctO2,ICON无创心输出量测量仪监测心肺功能.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完成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5 min(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开始10 min(T5)、球囊置入时(T6)、支架植入时(T7)、手术结束时(T8)的Sct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搏出量(SV)、系统血管阻力(SVR)、每搏变异(SVV)、收缩力指数(ICON)、射血前期(PEP)时间、收缩时间比(STR)变化以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T0~T8时点SctO2、MAP、SVV,T2~T7时点CO、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3~T7时点HR高于A组(P<0.05);两组间T1时点SVR均低于T0时点,且T2~T6时点A组SVR高于B组(P<0.05);两组间T1时点ICON值较T0时点减少,PEP时间、STR较T0时点增高(P>0.05),T2~T8时点ICON、PEP时间、ST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静脉泵注射甲氧明和多巴胺,均可维持全身麻醉下接受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冠心病患者SctO2和血流动力学平稳,但甲氧明能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降低HR,减少心脏做功,降低心脏并发症发生,对冠心病患者更有利.
文献关键词:
甲氧明;多巴胺;冠心病;神经介入手术;缺血性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帆;周东旭
作者机构:
441021 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帆;周东旭-.甲氧明在缺血性脑卒中伴冠心病患者全身麻醉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2(06):592-596
A类:
B类:
甲氧明,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患者,全身麻醉,神经介入手术,手术中,静脉泵注,多巴胺,介入手术治疗,脑组织氧饱和度,SctO2,血流动力学,择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手术麻醉,麻醉诱导,支架植入,血压波动,波动幅度,围术期,Fore,Sight,脑部,血氧饱和度,监护仪,ICON,无创,心输出量,测量仪,心肺功能,T0,气管插管,即刻,T4,T5,球囊,置入,T6,T7,T8,平均动脉压,MAP,血管阻力,SVR,SVV,PEP,STR,术中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时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下接,外周血管,高冠,冠状动脉血流,做功
AB值:
0.2127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