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麻醉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9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麻组(n=43)和神经阻滞麻醉组(n=53).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术中(T1)、术毕(T2)、术后30 min(T3)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VP)],比较两组患者T0、T2时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D-二聚体(D-D)水平],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全麻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全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全麻组患者HR、MVP均低于本组T0,但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HR、MVP均高于全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全麻组患者血清FIB水平、D-D水平均高于本组T0,TT、PT均长于本组T0,但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血清FIB水平、D-D水平均低于全麻组患者,TT、PT均短于全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16.3%(7/43),高于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的3.8%(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高,早期镇痛效果显著,减少了首次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下肢DVT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全身麻醉;神经阻滞麻醉;髋关节置换术;血流动力学;深静脉血栓
作者姓名:
杨小宇;蒋鹏;王庚;李秋军;张文超
作者机构:
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35;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035
引用格式:
[1]杨小宇;蒋鹏;王庚;李秋军;张文超-.不同麻醉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10):1177-1181
A类:
B类:
不同麻醉方式,髋关节置换术,血流动力学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北京积水潭医院,全麻,神经阻滞麻醉,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T0,平均动脉压,MVP,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二聚体,安全性指标,术后安全性,超声引导下,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早期镇痛,镇痛效果,出院时间,临床推广,全身麻醉
AB值:
0.1390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