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嫁接对茶树代谢物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探究茶树嫁接前后代谢物的差异,以"桃形叶"为接橞、"短接白毫"为砧木,采用切接法进行茶树嫁接.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嫁接前后茶树中的物质进行检测,并结合主成分(PCA)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嫁接前后茶树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表明,嫁接前后茶样中共检测到804种代谢物,其中105种代谢物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嫁接前相比,嫁接后的茶样中有44种差异代谢物显著上调,61种差异代谢物显著下调,差异代谢物下调的数目大于上调;另外嫁接后的茶样中黄酮和氨基酸等物质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而脂质和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等物质的相对含量则显著减少;此外,通过KEGG代谢通路的研究发现,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分布在嘌呤代谢、烟酸酯和烟酰胺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咖啡碱代谢、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等20条代谢途径中,其中被KEGG注释到的差异代谢物有24种,主要以黄酮和核苷酸及其衍生物为主,且通路中大部分黄酮类物质显著上调,而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则显著下调.综上,品种"桃形叶"通过嫁接会使代谢物的含量发生显著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嫁接茶树茶叶的加工和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关键词:
茶树嫁接;广靶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切接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茶凤官;刘颖;高峻;孔胜;赵一明;周泳臣;左登鸿;吕才有;丁海琴;郑文忠
作者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云南昆明 650100;云南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体系建设栽培研究室,云南昆明 650201;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云南普洱 66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茶凤官;刘颖;高峻;孔胜;赵一明;周泳臣;左登鸿;吕才有;丁海琴;郑文忠-.基于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嫁接对茶树代谢物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22(21):45-51
A类:
B类:
代谢组学分析,茶树嫁接,后代,短接,砧木,切接法,广泛靶向代谢组学,代谢组学技术,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多元统计,统计方法,中代,种差,差异代谢物,外嫁,中黄,相对含量,衍生物,代谢通路,嘌呤代谢,烟酸,烟酰胺,甘油磷脂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黄酮醇,光合,固碳作用,咖啡碱,次级代谢产物,代谢途径,黄酮类物质,茶叶,广靶代谢组学
AB值:
0.2597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