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德昂酸茶与普洱茶(熟茶)之间的成分差异
文献摘要:
为了探究使用云南大叶种茶树制作不同种类的发酵茶德昂酸茶和普洱茶(熟茶)(以下简称"普洱熟茶")之间的代谢产物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德昂酸茶和普洱熟茶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发现,德昂酸茶和普洱熟茶虽原料相同但因其加工方式不同,而存在较大的代谢物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以显著区分不同发酵工艺茶叶中的代谢产物,共检测出21类268种显著性差异代谢产物,占所有代谢物的63.81%,主要包括49种氨基酸类、39种脂肪酸、36种核苷酸类、29种有机酸、18种糖类.其中,麦角硫因、3,4-二甲氧基苯乙酸、3-羟基扁桃酸、氯化乙酰胆碱、2-羟基-4-甲基戊酸、米格列醇、L-脯氨酸、4,6-二氧代庚酸、丙二醇、原花青素B2、N-乙酰甘氨酸等差异代谢产物对于不同发酵工艺的茶叶不同滋味品质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贡献.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德昂酸茶和普洱熟茶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类物质代谢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涉及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类代谢相关的通路对不同发酵工艺茶叶的滋味品质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从植物代谢组学角度揭示德昂酸茶和普洱熟茶的代谢产物差异性.
文献关键词:
德昂酸茶;普洱熟茶;代谢组学;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毛鸿霖;杨莉;肖蓉;杨卫星;侯艳
作者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普洱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云南普洱 665000;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毛鸿霖;杨莉;肖蓉;杨卫星;侯艳-.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德昂酸茶与普洱茶(熟茶)之间的成分差异)[J].食品科学,2022(18):236-242
A类:
德昂酸茶
B类:
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普洱茶,成分差异,云南大叶种茶树,发酵茶,茶德,普洱熟茶,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质谱技术,组学研究,加工方式,代谢物差异,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酵工艺,茶叶,差异代谢产物,氨基酸类,核苷酸类,有机酸,糖类,麦角硫因,甲氧基,苯乙酸,扁桃酸,乙酰胆碱,戊酸,米格,脯氨酸,庚酸,丙二醇,原花青素,B2,甘氨酸,滋味,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分析,类物质,物质代谢,代谢水平,氨基酸代谢,植物代谢组学
AB值:
0.2234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