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一种基于BALB/c背景由膳食麸质引起的乳糜泻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利用麸质诱导建立小鼠乳糜泻(celiac disease,CeD)模型,通过检测乳糜泻相关指标来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连续食用无麸质饲料3代以上的雌性BALB/c小鼠(6~8周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组)和模型组(CeD组)),CeD组于实验开始的第1天将饲料换为麸质含量2.5 g/kg的含麸质饲料,Control组则继续饲喂无麸质饲料.实验前3周,分别给予CeD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含150 μg麦醇溶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溶液(0.2 mL0.01 mol/L),每周两次.在实验的第4周,给予CeD组每只小鼠后脚掌注射乳化有50 μg麦醇溶蛋白的弗氏完全佐剂50 μL两次(第1天和第4天各注射一次).利用血清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质量浓度表征小鼠的肠道通透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小鼠十二指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ZO-2、Claudin-1等)、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5、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和IL-4等)和相关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基因(CD4、CD19、CD138等)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小鼠十二指肠中组织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和连接蛋白水平.结果:相比Control组,CeD组小鼠十二指肠肠道屏障被明显破坏,小肠绒毛长度明显缩短,TGM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乳糜泻相关的炎症因子和免疫细胞的标志物基因相对表达量都显著升高.结论:该造模方法在肠道病理情况、肠道屏障以及免疫方面均能很好地模拟临床上乳糜泻的病理学特征,可用于未来乳糜泻新的潜在治疗措施研究中.
文献关键词:
乳糜泻;麸质;动物模型
作者姓名:
宋东筱;任正楠;潘礼龙;孙嘉
作者机构: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东筱;任正楠;潘礼龙;孙嘉-.一种基于BALB/c背景由膳食麸质引起的乳糜泻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评价)[J].食品科学,2022(21):117-125
A类:
CeD,mL0,组织转谷氨酰胺酶
B类:
BALB,膳食,乳糜泻,小鼠模型,celiac,disease,无麸质,雌性,周龄,Control,天将,饲喂,验前,小鼠腹腔,腹腔注射,麦醇溶蛋白,磷酸盐,缓冲溶液,后脚,脚掌,乳化,弗氏完全佐剂,用血,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肠道通透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十二指肠,紧密连接蛋白,ZO,Claudin,interleukin,干扰素,interferon,IFN,相关免疫,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CD4,CD19,CD13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issue,transglutaminase,tTG,肠道屏障,小肠绒毛,绒毛长度,TGM2,基因相对表达量,造模方法,病理情况,病理学特征,潜在治疗,治疗措施,措施研究,动物模型
AB值:
0.3147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