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阿特拉津在太平洋牡蛎体内的蓄积、分布与消除
文献摘要:
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将太平洋牡蛎分别暴露在阿特拉津质量浓度为10 μg/L和100 μg/L的海水中,研究阿特拉津在太平洋牡蛎体内的蓄积特征、组织分布和消除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暴露质量浓度下,各组织中阿特拉津含量在3~7 d达到平衡,半衰期为0.20~0.32 d,生物富集系数为1.68~3.46 mL/g,鳃和内脏团是太平洋牡蛎的主要蓄积靶组织,而闭壳肌中阿特拉津含量最低.太平洋牡蛎对阿特拉津的消除能力随暴露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各组织中阿特拉津的含量随净化时间呈指数下降,净化1 d后的消除率为90.1%~97.1%,其主要代谢途径推测为鳃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阿特拉津;太平洋牡蛎;蓄积;组织分布;消除
作者姓名:
郑旭颖;孙晓杰;郭萌萌;邢丽红;李风铃;彭吉星;朱盼盼;李兆新
作者机构:
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71;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 201306;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旭颖;孙晓杰;郭萌萌;邢丽红;李风铃;彭吉星;朱盼盼;李兆新-.阿特拉津在太平洋牡蛎体内的蓄积、分布与消除)[J].食品科学,2022(14):329-337
A类:
B类:
阿特拉津,太平洋牡蛎,染毒,蓄积特征,组织分布,消除规律,半衰期,生物富集系数,内脏,靶组织,闭壳肌,净化时间,消除率,代谢途径
AB值:
0.1941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