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汉语句子层面心理模拟的更新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本研究复制了 Mannaert,Dijkstra&Zwaan(2019)的行为实验,使用句图匹配范式研究了具有隐含形状信息汉语句子层面的心理模拟更新机制.被试阅读两组句子对,一组句子对隐含的物体形状发生变化,另一组句子对隐含的物体形状不发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形状不变的条件下,匹配效应显著,形状与匹配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在形状改变的条件下,第一句话隐含的形状信息依然处于激活状态.这说明在语言理解过程中,隐含的物体形状信息被激活,同时心理模拟也得到了更新,通过初始模拟的物体形状与最终物体形状相结合来共同表征新获得的语言理解信息.这一结论符合本研究的预期,但与复制的实验结果不一致,可能原因是不同语言的母语者、语言类型特征和语法标记对心理模拟的更新机制存在一定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汉语理解;心理模拟;更新机制;隐含形状信息;模型整合
作者姓名:
王慧莉;阎逸凡;李雪艳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慧莉;阎逸凡;李雪艳-.汉语句子层面心理模拟的更新机制研究)[J].外语教学,2022(06):31-37
A类:
Mannaert,Zwaan,隐含形状信息,汉语理解
B类:
语句,句子,心理模拟,更新机制,Dijkstra,行为实验,图匹配,范式研究,另一组,匹配效应,形状改变,第一句,激活状态,语言理解,理解过程,结果不一致,可能原因,母语,语言类型,类型特征,语法标记,模型整合
AB值:
0.3164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