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基于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60篇教育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中626个回归方程的元分析发现,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估计受到不同研究特征的影响.尤其是,"显著效应"的实证结果受到估计方法、教育变量和经济增长变量的设定形式、教育变量的测量指标、样本起始年份、区域和控制变量选择等研究特征的显著影响.使用变量增长率形式、运用工具变量法、使用入学率和教育经费数据估计会降低显著性效应的概率;样本区域覆盖面越小、样本起始年份越早、使用受教育年限数据估计会增加显著性效应的概率.漏斗不对称检验显示样本文献存在显著的正向偏误,即回归结果越显著的研究越有可能被发表.因此,在分析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必须考虑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和可能存在的发表偏误.未来应重点关注的是,改进测量和估计方法,通过更严谨的研究设计精确识别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果效应;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分行业和部门讨论教育的作用,同时拓展非线性模型以考察教育的收益递增的外部效应;持续关注对教育质量的监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文献关键词:
教育;经济增长;元分析;发表偏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冉;杜育红;朱倩文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冉;杜育红;朱倩文-.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基于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分析)[J].教育研究,2022(01):47-61
A类:
发表偏误
B类: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元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方法,长实,研究特征,估计方法,定形,测量指标,起始年,控制变量,变量选择,运用工具,工具变量法,入学率,教育经费,据估计,计会,本区,区域覆盖,越早,受教育年限,漏斗,精确识别,别教,因果效应,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分行业,非线性模型,收益递增,外部效应,持续关注,高质量教育体系
AB值:
0.3908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