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的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与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SCMP)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于2021年3月,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的106例ASCM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行24 h BIS监测,根据患者60 d后神经功能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
n=75)和预后不良组(
n=3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24 h BIS均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24 h BIS均值与入院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昏迷时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 h BIS均值、入院GCS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昏迷时间对ASCMP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
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昏迷时间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GCS评分和24 h BIS均值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24 h BIS均值与入院GCS评分呈正相关性,与APACHEⅡ评分、昏迷时间呈负相关(
r=0.675、-0.700、-0.565,
P<0.001)。24 h BIS均值对ASCMP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最高,截断值为74,曲线下面积为0.883(95%
CI:0.814~0.951,
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7.1%。
结论:24 h BIS均值与ASCMP患者急性脑神经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昏迷时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对ASCMP患者不良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文献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预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佳;李隆;刘永建;王维展
作者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衡水 05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佳;李隆;刘永建;王维展-.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脑电双频指数监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2(05):337-340
A类:
ASCMP
B类: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脑电双频指数监测,BIS,不良结局,预测价值,北医,和平医院,神经功能预后,预后不良,性生理,性健康,APACHE,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相关分析法,昏迷时间,受试者工作特征,截断值,脑神经损伤,病情严重程度
AB值:
0.1419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