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选择性直肠上动脉栓塞术在直肠出血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背景与目的:内痔是引起直肠出血的常见原因,当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生命时,由于存在手术禁忌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或患者不愿接受外科手术,通过导管超选择性直肠上动脉(SRA)造影可快速、准确地定位出血部位,并可同期予以栓塞,实现快速止血目的.相比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止血,血管腔内介入止血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国内对于超选择SRA栓塞术在内痔导致的直肠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少,其止血效果及安全性还存在争论.本研究旨在评价超选择性SRA栓塞术治疗内痔为原因的直肠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就该方法相关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做一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2月—2021年10月接受超选择性SRA栓塞治疗的直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SRA栓塞术后3~7 d(初期止血率)及术后1~12个月的止血效果(临床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结果:共50例成功实施超选择性SRA栓塞治疗的直肠出血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有29例内痔出血患者进入最终研究,其中Ⅱ度内痔11例,Ⅲ度内痔18例;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8±12.2)岁.所有患者介入术中均使用金属弹簧圈(直径2~3 mm)联合明胶海绵颗粒(直径350~560 μm)或PVA颗粒(直径300~500 μm)行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100%.27例患者术后3~7 d出血症状消失,初期止血率为82.8%(24/29),术后1个月临床成功率为86.2%(25/29).3例患者在随访6个月时便血复发,术后6个月临床成功率为75.9%(22/29),其中2例行髂内动脉分支栓塞后症状消失,1例选择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7±2.5)个月,1例患者因术后里急后重感明显,术后1周行肠镜检查可见直肠小片状浅表黏膜溃疡,予以保守治疗;2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血肿,保守治疗后血肿消失,其余患者无介入栓塞相关的感染、肠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SRA栓塞在治疗以Ⅱ~Ⅲ度内痔为原因的直肠出血中是一种相对安全、低风险的手术方法,短期止血效果肯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荐使用.
文献关键词:
痔病;直肠上动脉;出血;栓塞;治疗性
作者姓名:
王雪敏;武建;高建伟;韩新强
作者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山东滨州25660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山东滨州256603
引用格式:
[1]王雪敏;武建;高建伟;韩新强-.超选择性直肠上动脉栓塞术在直肠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2(10):1373-1380
A类:
B类:
直肠上动脉,动脉栓塞术,直肠出血,常见原因,患者生活质量,禁忌,外科手术,SRA,出血部位,血管腔内介入,微创,术后恢复,止血效果,安全性及有效性,技术要点,滨州,栓塞治疗,止血率,临床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照纳,排除标准,内痔出血,平均年龄,介入术,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PVA,技术成功率,出血症状,症状消失,便血,髂内动脉,保守治疗,随访时间,后里,肠镜检查,小片,浅表,黏膜溃疡,穿刺部位,血肿,介入栓塞,肠穿孔,大出血,严重并发症,低风险,手术方法,临床应用价值,痔病,治疗性
AB值:
0.2724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