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梅花鹿茸不同生长阶段顶端茸皮组织MEF2C基因的表达分析
文献摘要:
为探讨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C)基因在梅花鹿茸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以梅花鹿茸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T-A克隆,以获得MEF2C基因的cDNA序列,再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梅花鹿茸不同生长阶段(前、中、后期)顶端茸皮组织层MEF2C基因的表达量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出的梅花鹿MEF2C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全长为1 302 bp,共编码433个氨基酸,其中丝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13.4%;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6 898.44,理论等电点pI值为8.69,脂肪系数为65.77;分子式为C2011H3210N600O654S20,总原子数为6495,不稳定系数为51.83,亲水性平均值为-0.662,MEF2C基因为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为细胞核内;通过Blastp功能对比显示,梅花鹿MEF2C基因与马鹿的同源性最高,为99.54%,与牛、羊的同源性也都超过99%.实时荧光定量结果分析表明,MEF2C基因在鹿茸生长不同阶段的顶端茸皮组织中都有表达,但表达水平不同,中期表达量是前期表达量的3.210 6±0.183 5倍,后期表达量是前期表达量的3.620 1±0.195 1倍,且前期与中期的表达量、前期与后期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中期与后期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
文献关键词:
梅花鹿;MEF2C基因;T-A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邢海华;郭梦雅;韩若冰;张芙蕊;李和平
作者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哈尔滨15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邢海华;郭梦雅;韩若冰;张芙蕊;李和平-.梅花鹿茸不同生长阶段顶端茸皮组织MEF2C基因的表达分析)[J].经济动物学报,2022(02):79-84,90
A类:
C2011H3210N600O654S20
B类:
梅花鹿茸,生长阶段,顶端,MEF2C,表达分析,肌细胞,增强因子,生物学作用,cDNA,整编,编码区,全长,bp,丝氨酸,酸含量,氨基酸总量,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pI,分子式,原子数,不稳定系数,亲水性,二级结构,无规则,卷曲,亚细胞定位,定位预测,细胞核,Blastp,马鹿,同源性,前期与后期
AB值:
0.2718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