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对脊髓张力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对脊髓张力的影响.方法 对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的颈椎后凸畸形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5例,女18例;年龄(54.7±19.1)(12~74)岁.其中退变性颈椎后凸36例,神经纤维瘤病颈椎后凸6例,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3例,颈椎结核颈椎后凸5例,创伤后颈椎后凸3例.根据颈椎后凸程度将患者分为2组:A组32例,颈椎后凸Cobb角<30°;B组21例,颈椎后凸Cobb角≥30°.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测量颈椎活动度(ROM)、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颈椎Cobb角,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SVA),T1倾斜角(T1 S)];利用MRI测量术前与术后目标节段脊髓的长度和矢状径,并通过术后脊髓长度的变化和脊髓矢状径的变化间接评估脊髓张力的变化;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脊髓长度和脊髓矢状径的变化进行比较;对术后脊髓长度变化值与颈椎Cobb角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颈椎后凸Cobb角、C2-C7 SVA和颈椎ROM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均P<0.01),JOA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术后2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C2-C7脊髓长度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脊髓矢状径均较术前有显著增大(均P<0.01).A组术后C2-C7脊髓长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矢状径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B组术后C2-C7脊髓长度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脊髓矢状径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术后脊髓长度变化值与颈椎Cobb角变化值具有显著相关性(r=0.753,P<0.01);脊髓长度显著减小(减少值≥5 mm)所对应的Cobb角变化的临界值为26.8°.结论 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使脊髓张力得到显著降低.
文献关键词:
颈椎;脊柱后凸;外科手术;脊髓;治疗结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建喜;臧法智;胡博;吴晓东;袁文;陈华江
作者机构:
200003 上海,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建喜;臧法智;胡博;吴晓东;袁文;陈华江-.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对脊髓张力的影响)[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2(03):157-162
A类:
脊髓张力,退变性颈椎后凸
B类:
颈前路手术,后凸畸形,海军军医,军医大学,骨科,神经纤维瘤病,特发性,创伤后,后颈,Cobb,科协,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效果,颈椎活动度,ROM,颈椎矢状面平衡,平衡参数,C2,C7,轴向距离,SVA,倾斜角,测量术,节段,显著相关性,脊柱后凸,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AB值:
0.1452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