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术式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位形态的矫形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椎板切除融合术(LCF)和椎板成形术(LP)后颈椎矢状位形态改变情况,比较三者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颈椎矢状位的矫形效果及对矫形效果的维持能力.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MCSM患者188例,其中47例采用ACDF治疗(ACDF组)、72例采用LCF治疗(LCF组),69例采用LP治疗(LP组).根据术前颈椎前凸角(CL,C2~7 Cobb角)将患者分为后凸型(CL<0°)、平直型(0°≤CL<10°)、前凸型(10°≤CL<20°)和过度前凸型(CL≥20°).根据术前和术后CL计算不同术式的前凸改变量(末次随访CL-术前CL)、前凸矫正量(术后1周CL-术前CL)和前凸丢失量(术后1周CL-末次随访CL).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3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DF组前凸改变量、前凸矫正量大于LCF组和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可增加后凸型、平直型和前凸型患者的CL,随访中虽有部分丢失,但至末次随访时矫形效果维持良好;过度前凸型患者术后CL轻微增加,但随访时逐渐减小,过度前凸缓解.LCF可增加后凸型、平直型患者的CL,随访中前凸丢失量少于ACDF,但末次随访时矫形效果仍不如ACDF.LP术后各型患者CL均降低,但随访过程中前凸丢失量小于ACDF和LCF.结论 ACDF矫形能力较强,可用于治疗各种颈椎曲度类型MCSM患者,LCF适用于后凸型、平直型MCSM患者,LP可用于治疗CL>10°的MCSM患者.MCSM手术方式的选择除常规考虑脊髓压迫位置、手术节段等,还应考虑患者颈椎矢状位形态特点.
文献关键词:
颈椎;颈椎病;椎间盘切除术;椎板切除术;脊柱融合术;椎板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一;李翔宇;刘承鑫;史彬;王东凡;王宇;孔超;鲁世保
作者机构:
北京市第六医院骨科,北京 100007;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北京 10005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一;李翔宇;刘承鑫;史彬;王东凡;王宇;孔超;鲁世保-.不同术式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位形态的矫形效果)[J].脊柱外科杂志,2022(05):302-306,312
A类:
B类:
不同术式,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病患者,矢状位,矫形效果,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LCF,椎板成形术,LP,后颈,形态改变,MCSM,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前凸,凸角,CL,C2,Cobb,后凸,平直,骨科学,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疗效差异,虽有,各型,颈椎曲度,手术方式,脊髓压迫,形态特点,椎间盘切除术,椎板切除术,脊柱融合术
AB值:
0.1907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