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矢状位参数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矢状位参数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36例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比较手术前后手术节段角度(SA)、C2~7 Cobb角、C2~7矢状位轴向距离(C2~7 SVA)和T1倾斜角(T1 S),分析手术前后颈椎矢状位参数间及其与颈椎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12.59±10.21)个月.T1S、C2~7 Cobb角、SA、JOA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C2~7SVA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T1S、C2~7 Cobb角、SA、JOA评分相互呈正相关关系(P<0.05).术前C2~7SVA与术前T1S、C2~7 Cobb角、SA、JOA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术后C2~7SVA与术后C2~7 Cobb角、SA、JOA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术前与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间变化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ΔT1S、ΔC2~7 Cobb角、ΔSA与ΔJOA评分相互呈正相关关系(P<0.05),ΔC2~7SVA值与ΔC2~7 Cobb角、ΔSA、ΔJOA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ACDF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并且可以加强颈椎各矢状位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最终达到恢复颈椎矢状位参数平衡的目的.
文献关键词:
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矢状位参数
作者姓名:
赵学千;贾象元;李晋玉;陈江;袁林;马慧;孙飞飞;贾育松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伤一科,北京 1007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骨科,北京 100020;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北京 10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学千;贾象元;李晋玉;陈江;袁林;马慧;孙飞飞;贾育松-.矢状位参数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价值)[J].临床骨科杂志,2022(01):1-6
A类:
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
B类: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节段,脊髓型颈椎病,ACDF,颈椎病患者,手术前后,后手,SA,C2,Cobb,轴向距离,倾斜角,后颈,颈椎矢状位参数,数间,JOA,T1S,7SVA,无相,变化量,疗效显著
AB值:
0.1348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