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染色体碎裂化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染色体碎裂化是指在一次细胞灾难性事件当中,染色体片段被全部打碎,然后这些片段以另一种顺序重组.经过染色体碎裂化的细胞一般会死亡,仅极少数细胞幸存下来,可能是由于大规模基因组重排让细胞有转化为癌细胞的趋势.染色体碎裂化导致的后果包括癌基因的扩增、抑癌基因的丢失以及融合基因的形成等.在染色体碎裂化的过程中,那些未参与重组的碎裂片段,一些会丢失,另一些则作为染色体外DNA(Extrachromosomal DNA,ecDNA)持续存在.这些ecDNA中的一些促进了癌细胞的生长,并能形成微小尺寸染色体,称为双微体.目前染色体碎裂化检测技术可分为常规检测技术与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技术.常规检测技术有荧光原位杂交、外周淋巴细胞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技术有下一代测序技术以及长读长基因测序技术.在分析染色体碎裂化技术上,长读长基因测序技术具有更大的优势,它不仅可准确检测出染色体碎裂的断点位置,还可对破碎的片段进行定向识别与排序,检测出复杂重排位点,弥补短读长基因测序和常规检测技术上的缺陷.本文主要对染色体碎裂化在促进肿瘤进展和耐药中的作用以及当前相关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文献关键词:
染色体碎裂化;染色体外DNA;肿瘤进展;肿瘤耐药;长读长基因测序技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颖;罗娟娟;徐天菡;万绍贵
作者机构:
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分子病理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颖;罗娟娟;徐天菡;万绍贵-.染色体碎裂化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2(04):331-337
A类:
染色体碎裂化,Extrachromosomal,ecDNA,长读长基因测序技术
B类:
灾难性事件,全部打,打碎,极少数,幸存,存下,基因组重排,癌细胞,抑癌基因,融合基因,裂片,一些则,持续存在,微小尺寸,常规检测,高通量基因测序,荧光原位杂交,外周淋巴细胞,细胞核,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技术,下一代测序技术,断点,排位,补短,肿瘤进展,相关检测,肿瘤耐药
AB值:
0.1846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