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成人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染色体和分子遗传学异常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免疫表型、染色体和分子遗传学异常.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AL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组(≤14岁,n=57)和成人组(>14岁,n=82).检测并分析患者的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所有患者随访5 a,记录患者完全缓解(CR)、复发、总生存期(OS)、中位OS等.采用Cox模型分析ALL患者复发、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39例ALL患者均进行免疫表型检查,其中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115例(82.74%),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18例(12.96%),非T非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ALL)3例(2.15%),T/B双表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混合型)3例(2.15%).成人组与儿童组患者的免疫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LL患者的干/祖细胞标志CD34、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阳性率明显低于B-ALL患者(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含有脯氨酸合成途径必须的基因B(pro-B)型患者的中位OS未达到,普通B细胞(com-B)型、前B细胞(pre-B)型、T-ALL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1、45、22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T-ALL患者的中位OS显著短于com-B型、pre-B型患者(P<0.05).139例ALL患者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正常核型72例(51.80%),异常核型67例(48.20%).成人组患者中正常核型34例(41.46%),异常核型48例(58.54%);儿童组患者中正常核型38例(66.67%),异常核型19例(33.33%);儿童组患者异常核型比例显著低于成人组(P<0.05).儿童组和成人组t(9;22)核型患者分别占3.51%(2/57)、21.95%(18/82),儿童组和成人组t(8;14)核型患者分别占0.00%(0/57)、7.37%(6/82),儿童组t(9;22)、t(8;14)核型患者比例显著低于成人组(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正常核型患者的中位OS未达到,t(9;22)、亚二倍体、复杂核型及其他类型的核型异常患者的中位OS显著低于正常核型患者(P<0.05).单因素Cox分析显示,t(9;22)核型异常患者死亡风险是正常核型患者的4.008倍,其他核型异常患者死亡风险是正常核型的2.658倍.139例ALL患者均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查,未检出融合基因者93例(66.90%),检出融合基因者46例(33.10%).儿童组患者融合基因检出率显著低于成人组(χ2=4.617,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未检出融合基因患者的中位OS未达到,BCR/ABL融合基因患者的中位OS为14.25个月,未检出融合基因患者的中位OS显著长于BCR/ABL融合基因患者(P<0.05).儿童组和成人组患者的CR率分别为98.25%(56/57)、82.93%(68/82),儿童组患者的CR率显著高于成人组(P<0.05).82例成人患者中,低危、标危、高危患者的CR率分别为0.00%(0/0)、87.88%(58/66)、62.50%(10/16),标危患者CR率显著高于高危患者(P<0.05).57例儿童患者中,低危、标危、高危患儿的CR率分别为100.00%(10/10)、100.00%(41/41)、83.33%(5/6);高危患儿的CR率显著低于标危患儿(P<0.05);高危患儿的CR率低于低危患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危与低危患儿的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和成人组CR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21.43%(12/56)、72.06%(49/68),儿童组CR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成人组(P<0.05).68例CR成人患者中,低危、标危、高危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0.00%(0/0)、74.14%(43/58)、60.00%(6/10);标危成人CR患者的复发率高于高危成人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例CR患儿中,低危、标危、高危患儿的复发率分别为10.00%(1/10)、19.51%(8/41)、60.00%(3/5);高危CR患儿的复发率显著高于低危和标危患儿(P<0.05);标危CR患儿的复发率高于低危患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和成人组患者的OS分别为(36.26±5.69)、(18.85±4.69)个月,儿童组患者的OS显著长于成人组(P<0.05).标危、高危成人患者的OS分别为(19.00±4.16)、(13.00±3.59)个月,高危成人患者的OS显著短于标危患者(P<0.05).低危、标危、高危患儿的OS分别为(43.56±4.15)、(38.16±3.28)、(19.10±2.58)个月;低危患儿的OS显著长于标危患儿(P<0.05),低危和标危患儿的OS显著长于高危患儿(P<0.05).结论 与ALL成人患者相比,ALL儿童患者核型异常和分子遗传学异常发生率较低,CR率较高,预后较好;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型(MICM分型)对ALL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文献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染色体;分子遗传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军伟
作者机构: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焦作 45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军伟-.成人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染色体和分子遗传学异常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2(01):60-66
A类:
B类: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遗传学异常,异常分析,ALL,焦作市,儿童组,分子遗传学特征,患者随访,完全缓解,总生存期,OS,Cox,死亡风险,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生存分析,双表达,混合型,表型比较,祖细胞,CD34,DR,HLA,脯氨酸,合成途径,pro,com,pre,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正,异常核型,二倍体,复杂核型,低于正常,分子生物学,未检,融合基因,BCR,ABL,成人患者,高危患者,儿童患者,高危患儿,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MICM,预后判断
AB值:
0.1531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