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校园欺凌问题透视:研究视角、发生机理与防治对策
文献摘要:
基于对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研究的文献回顾,发现校园欺凌研究有四种视角:个体视角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人格特质、社会认知等对欺凌发生的影响;群体视角运用群体社会化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支配理论和地位关系理论等阐释校园欺凌的群体互动机理;家校系统视角重点分析了学校和家庭这两大微观环境对校园欺凌发生的影响;社会情境视角则重点关注污名与歧视、社会性别规范和教育文化等宏观环境对校园欺凌的形塑作用.不同视角下的校园欺凌研究自成体系、各有侧重.未来研究需要重视研究视角之间的深度融合、不同层面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中国社会情境下校园欺凌的发生机理.相关部门应针对青少年个体、同伴群体、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层面,分别开展防治校园欺凌实践.
文献关键词:
校园欺凌;分类防治;协同治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梨;王曦影
作者机构:
重庆科技学院 法政与经贸学院,重庆40133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梨;王曦影-.校园欺凌问题透视:研究视角、发生机理与防治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02):21-31
A类:
社会支配理论
B类:
校园欺凌,欺凌问题,发生机理,防治对策,文献回顾,心理学理论,人格特质,社会认知,群体视角,社会认同理论,关系理论,互动机理,系统视角,社会情境,情境视角,污名,歧视,社会性别规范,教育文化,宏观环境,形塑,不同视角,自成体系,同伴,治校,分类防治
AB值:
0.3178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