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普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研究
文献摘要:
普速铁路列车均装备了速度连续控制模式的LKJ设备,分析列控系统对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的影响,提出自动闭塞区段普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新的计算方法.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线路、车站、信号和列车编组等参数,根据相关规范和行车规则分别计算生成160 km/h旅客列车和90 km/h货物列车LKJ常用制动曲线,据此拟合的旅客列车司机操纵曲线在减压量90、100 kPa的制动曲线之间,货物列车司机操纵曲线在减压量70、80 kPa的制动曲线之间,证明拟合的司机操纵曲线符合列车实际运行情况,可运用相应减压量仿真牵引计算过程检算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主要受列车出发追踪间隔时间和列车到达追踪间隔时间限制,旅客列车可以实现5 min,货物列车在咽喉区400 m车站可实现7 min,在咽喉区800m车站可实现7 min 30 s,表明采用LKJ速度连续控车模式对压缩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提高线路通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按连续速度控制模式计算列车间隔时间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文献关键词:
普速铁路;速度连续控制;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田长海;姜博;赵建勋;张守帅;盛天一;王亚楠
作者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 10008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成都 611756;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新长车务段,江苏南通 226601;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车务段,山西大同 037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长海;姜博;赵建勋;张守帅;盛天一;王亚楠-.普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22(11):1-9
A类:
速度连续控制,出发追踪间隔
B类:
普速铁路,铁路列车,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控制模式,LKJ,列控系统,自动闭塞,区段,车站,列车编组,相关规范,旅客列车,货物列车,常用制动,制动曲线,列车司机,操纵,减压量,kPa,实际运行,运行情况,可运,牵引计算,检算,时间限制,咽喉区,800m,车模,高线,线路通过能力,速度控制
AB值:
0.2016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