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系统研究
文献摘要:
研究目的:铁路闭塞技术从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发展到移动闭塞,列车追踪间隔越来越小,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但是既有的闭塞技术均基于假设前方列车静止的理念而进行行车控制.即使采用行车效率最高的移动闭塞技术,后车与前车的追踪间隔也至少包含一个紧急制动距离和保护距离,而现有高铁列车运行速度早已突破300 km/h,高速运行时的紧急制动距离很长,导致后车与前车的追踪距离很长.要想进一步缩短列车追踪距离,提高运输效率,就要突破既有闭塞技术的假设前方列车静止的固有理念,研究和设计未来列控系统的控车原理和关键技术.本文在研究既有闭塞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控车策略.研究结论:(1)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系统中,前车和后车建立车车通信,后车根据前车的实时速度、位置等状态信息计算动态安全追踪距离,大大缩短前后车追踪距离,提高运输效率;(2)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车车通信、列车完整性检查、列车精确定位、动态安全追踪距离计算、自动追踪运行等关键技术,以实现安全且高效的列车追踪运行;(3)提出前后车的追踪策略,基于前后车的实时状态,后车自动加速、减速或匀速运行,实时调整前后车的追踪状态,实现虚拟编组;(4)本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列车控制系统的控车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列车控制系统;固定闭塞;移动闭塞;虚拟编组;车车通信;动态安全追踪间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友兵;刘岭
作者机构: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友兵;刘岭-.基于虚拟编组的列车控制系统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22(03):94-100
A类:
动态安全追踪间隔
B类:
虚拟编组,列车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研究,研究目的,固定闭塞,移动闭塞,列车追踪间隔,铁路运输,运输效率,前方,静止,行行,后车,前车,紧急制动,制动距离,保护距离,高铁列车,列车运行,运行速度,高速运行,想进,设计未来,列控系统,控车策略,立车,车车通信,时速,状态信息,大大缩短,备车,列车完整性检查,精确定位,距离计算,自动追踪,实时状态,减速,匀速,关键技术研究
AB值:
0.2646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