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探索CMA技术在C H D胎儿致病基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16例经胎儿超声心动图确诊为C H D胎儿的羊水或者脐血标本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所有标本同时增加CMA检测,应用相关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随访胎儿的妊娠结局.结果 在216例CHD胎儿中,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8.80%(19/216),CMA检测显示致病性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的检出率为14.35%(31/216).根据结构畸形情况分成3组:单一心脏结构畸形组(Ⅰ组91例)、多发心脏结构畸形组(Ⅱ组66例)、心内合并心外结构畸形组(Ⅲ组59例).3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分别为:Ⅰ组6.59%(6/91)、Ⅱ组9.09%(6/66)、Ⅲ组11.86%(7/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胎儿CMA致病性CNV检出率分别为:Ⅰ组8.79%(8/91)、Ⅱ组13.64%(9/66)、Ⅲ组23.73%(14/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97例染色体正常的CHD胎儿中,CMA额外检测到14例异常,可将CHD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检出率提高7.11%.结论 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基础上增加CMA检测,可以提高CHD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检出率,为评估CHD胎儿的远期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产前诊断
作者姓名:
钟艳娟;卢建;吴佳佳;吴泽珊;陈剑虹
作者机构: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广东惠州 516001;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胎儿遗传医学中心,广东广州 5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钟艳娟;卢建;吴佳佳;吴泽珊;陈剑虹-.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染色体微阵列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05):602-605,610
A类:
B类:
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全基因组,水平分析,CHD,遗传学病因,致病基因,基因检测,临床应用价值,胎儿超声心动图,羊水,脐血,血标本,染色体核型分析,妊娠结局,致病性,性染色体,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结构畸形,一心,心脏结构,胎儿染色体异常,外检测,远期预后,产前诊断
AB值:
0.1799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