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R403C)位点杂合错义突变,国内外文献报道该突变位点为导致EMPF1的致病性突变.截至2021年5月,检索文献共报道37例DNM1L基因突变相关EMPF1病例,常见表型为发育障碍、难治性癫(痫)和癫(痫)持续状态,部分患儿存在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疼痛敏感度降低、心肌病、自主神经病变以及视神经萎缩等非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结论 EMPF1由致病性DNM1L基因突变所致,临床表型存在异质性;详细的临床评估结合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确诊患儿需注意筛查神经系统以外的症状.">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DNM1L基因变异致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裂变1缺陷相关脑病(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文献摘要:
目的 总结DNM1L基因变异所致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裂变1缺陷相关脑病(EMPF1)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EMPF1患儿临床资料,以"Encephalopathy due to defective mitochondrial peroxisomal fission 1"、"EMPF1"、"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裂变1缺陷相关脑病"、"DNM1L"等为关键词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等数据库相关文献并进行讨论.结果 患儿为3岁女性,反复癫(痫)(局灶性)发作为主要症状,使用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自幼精细运动及语言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基因检测提示存在DNM1L基因(NM_012062.4)c.1207C>T(p.R403C)位点杂合错义突变,国内外文献报道该突变位点为导致EMPF1的致病性突变.截至2021年5月,检索文献共报道37例DNM1L基因突变相关EMPF1病例,常见表型为发育障碍、难治性癫(痫)和癫(痫)持续状态,部分患儿存在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疼痛敏感度降低、心肌病、自主神经病变以及视神经萎缩等非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结论 EMPF1由致病性DNM1L基因突变所致,临床表型存在异质性;详细的临床评估结合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确诊患儿需注意筛查神经系统以外的症状.
文献关键词:
DNM1L基因;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裂变1缺陷相关脑病;基因型;表型
作者姓名:
刘康;孙素真;唐洪侠;吴文娟;李静洁
作者机构:
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一科,石家庄 050031
引用格式:
[1]刘康;孙素真;唐洪侠;吴文娟;李静洁-.DNM1L基因变异致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裂变1缺陷相关脑病(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22(02):190-198
A类:
EMPF1,1207C,R403C
B类:
DNM1L,基因变异,过氧化物酶体,裂变,脑病,文献复习,临床表型,基因突变,Encephalopathy,due,defective,mitochondrial,peroxisomal,fission,关键词检索,医学图书馆,医学文献,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局灶性,主要症状,药物治疗效果,自幼,精细运动,语言发育,发育落后,同龄,基因检测,杂合,错义突变,突变位点,致病性,变相,发育障碍,难治性,持续状态,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疼痛敏感度,心肌病,自主神经病变,视神经萎缩,神经系统功能,临床评估,需注意,动力蛋白,白相,基因型
AB值:
0.2950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