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茴脑基双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植物病原菌抑制活性研究
文献摘要:
以茴脑氧化得到的茴香醛为原料,经与丙酸酐的Perkin缩合反应,制备保持有茴脑中苯丙素类C6-C3活性结构单元的羧酸,再经酯化、肼解和N-酰化反应,合成得到19个茴脑基双酰肼化合物(6a~6s).采用FT-IR、1 H NMR、13 C NMR和ESI-MS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50 mg/L时,目标化合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均显示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6a(R=H)、6f(R=m-Cl)、6o(R=p-I)、6p(R=p-OH)和6q(R=p-t-Bu)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4.8%、96.1%、91.7%、96.1%和91.7%,均为A级活性水平,远优于阳性对照百菌清.化合物6f(R=m-Cl)和6p(R=p-OH)值得进一步研究.
文献关键词:
茴脑;茴香醛;双酰肼;抑菌活性;合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范钟天;段文贵;林桂汕;陈铭;黄媚
作者机构:
广西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范钟天;段文贵;林桂汕;陈铭;黄媚-.茴脑基双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植物病原菌抑制活性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22(03):117-125
A类:
茴脑,双酰肼,6q
B类:
类化合物,植物病原菌,抑制活性,活性研究,茴香醛,丙酸,酸酐,Perkin,缩合反应,苯丙素,C6,C3,结构单元,羧酸,再经,酯化,酰化反应,6a,6s,FT,NMR,ESI,目标化,抑菌活性,6f,Cl,6o,6p,Bu,苹果轮纹病,抑制率,活性水,阳性对照,百菌清
AB值:
0.35967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