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芩苷铜的优化合成及其对猪源大肠杆菌K88的抗菌作用
文献摘要:
为了优化黄芩苷铜的合成工艺并阐明其对猪源大肠杆菌K88的抗菌作用,本试验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五水硫酸铜/黄芩苷的摩尔比和碳酸氢钠/黄芩苷的摩尔比为4个考察因素,以黄芩苷铜转化率为考查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得到黄芩苷铜的合成工艺为6.2 mmoL黄芩苷加入水中,在60℃滴加7.44 mmoL碳酸氢钠水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9.3 mmoL五水硫酸铜水溶液混合均匀,反应75 min,再加入甲醇搅拌得黄芩苷铜.本试验进一步分析了黄芩苷铜对猪源大肠杆菌K88超微结构和大肠杆菌K88培养上清液中不耐热肠毒素释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芩苷铜的浓度为750 μg/mL和375 μg/mL时,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抑制猪源大肠杆菌K88不耐热肠毒素的释放;当黄芩苷铜的浓度为375 μg/mL时,可引起细胞质明显流失,导致细菌死亡.结果表明,黄芩苷铜有望作为一种新型中兽药应用于仔猪肠道疾病的防治.
文献关键词:
黄芩苷;黄芩苷铜;合成;大肠杆菌;抗毒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仲元;师亚倩;周华林;曹晨晨;邱银生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湖北襄阳441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仲元;师亚倩;周华林;曹晨晨;邱银生-.黄芩苷铜的优化合成及其对猪源大肠杆菌K88的抗菌作用)[J].中国兽医杂志,2022(05):71-74
A类:
黄芩苷铜
B类:
优化合成,猪源大肠杆菌,K88,抗菌作用,合成工艺,反应温度,五水硫酸铜,摩尔比,碳酸氢钠,考查,正交试验设计,mmoL,水溶液,混合均匀,超微结构,养上,上清液,不耐,耐热,热肠,肠毒素,毒素释放,释放量,细胞质,中兽药,仔猪,猪肠,肠道疾病,抗毒素
AB值:
0.2035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