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猪肉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被膜形成
文献摘要:
为研究猪肉来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首先从生猪屠宰线、猪胴体表面及生鲜猪肉中采用选择平板和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离鉴定大肠杆菌,采用微孔板结晶紫染色法评价分离菌株15℃培养72 h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而选取代表菌株研究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被膜量、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组成,以及基于反转录荧光定量PCR的成膜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共分离到猪肉源大肠杆菌31株,包括生猪屠宰线11株、猪胴体表面4株、生鲜猪肉16株;微孔板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被膜形成能力存在明显菌株差异,64.52%菌株成膜能力较弱,选取其中1株(D4.18)进行成膜过程研究;微孔板中菌株D4-18 15℃培养168 h过程中被膜量持续增加,培养72h和168h时,菌株D4-18分泌EPS,培养72 h时,papC、fimH、csgA基因表达量分别为0.095、0.933、0.435 copies/cm2,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松散型EPS中蛋白质及多糖含量、紧密型EPS中蛋白质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培养168 h时,papC和fimH基因表达量增加,csgA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变化,表明上述基因在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
文献关键词:
肉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生物被膜;胞外聚合物;基因表达
作者姓名:
季君珂;宓晓雨;程宇;张文栋;张晨;袁杨洋;江芸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季君珂;宓晓雨;程宇;张文栋;张晨;袁杨洋;江芸-.猪肉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被膜形成)[J].肉类研究,2022(11):前插1,1-8
A类:
肉源大肠杆菌
B类:
分离鉴定,生物被膜形成,分离菌株,相关基因表达,表达变化,生猪屠宰,猪胴体,生鲜猪肉,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微孔板,板结,结晶紫,染色法,形成能,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s,EPS,成膜,染色结果,D4,过程研究,72h,168h,papC,fimH,csgA,基因表达量,copies,培养时间,松散型,多糖含量,紧密型,蛋白质含量
AB值:
0.2643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