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布鲁氏菌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待检者血液、血清以及环境样本中布鲁氏菌的价值.方法 根据149名待测者的就诊情况进行分类,其中疑似组75人、治疗组74人.对收集的环境和待检者的样本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3对引物、探针的目的基因克隆到PUC57载体上制作阳性标准品,进行灵敏度检测和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 通过对149名待检者的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单重、双重和三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9.2%、34.2%和27.5%.单重与双重,单重与三重荧光定量方法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5.42和73.42,P<0.05.布鲁氏菌属的单重荧光定量PCR结果生成的标准曲线为y=-3.773 2x+43.188,R2=0.9953,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范围为101 copies/μL.经过多重荧光定量方法检测的环境样本结果全部为阳性.结论 单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较好,建议与血清学方法联合使用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三重荧光定量方法可以在一次实验中既能完成属水平的鉴定又能区分牛种和羊种布鲁氏菌,对于环境样品具有良好的扩增效果,2种方法对于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关键词:
多重荧光定量PCR;布鲁氏菌;灵敏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佳音;田国忠;于高娃;杜松楠;陈俊杰;孟颖;杨晓雯;范玉;赵鸿雁;朴东日;杨文杰;姜海
作者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包头01406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协同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2206;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辽028000;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医学技术与麻醉学院,包头 0140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佳音;田国忠;于高娃;杜松楠;陈俊杰;孟颖;杨晓雯;范玉;赵鸿雁;朴东日;杨文杰;姜海-.布鲁氏菌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04):309-316
A类:
2x+43
B类:
建立与应用,环境样本,就诊情况,引物,目的基因,基因克隆,PUC57,阳性标准品,标准曲线,单重,重方法,定量方法,X2,结果生成,检测范围,copies,血清学方法,联合使用,高危人群,羊种布鲁氏菌,环境样品,布鲁氏菌病,预防控制
AB值:
0.3279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