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牛支原体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文献摘要:
为建立检测牛支原体(M.bovis)的微滴式数字PCR(ddPCR)方法,本研究以牛支原体uvrC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方阵法对ddPCR退火温度、引物和探针浓度的优化,结果显示,建立的ddPCR方法最佳退火温度为62.6℃,最佳引物和探针终浓度分别为900nmol/μL和250nmol/μL.利用该方法检测M.bovis、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鼻炎病毒B型、副结核分枝杆菌、口蹄疫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牛轮状病毒等,结果显示仅能够特异性检测到M.bovis,对其他病原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分别以10倍倍比稀释(1.2×104 拷贝/μL~1.2×10-2拷贝/μL)后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MD19-T-uvrC为模板,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ddPCR方法的检测下限为1.2拷贝/μL,是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的10倍,该ddPCR敏感性高;对该ddPCR进行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其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重复性好.取23份来自患有乳房炎奶牛的新鲜牛奶和40份来自有呼吸道症状的牛鼻拭子样品,分别通过ddPCR、病原分离鉴定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bovis,结果显示,阳性率分别为42.86%(27/63)、33.33%(21/63)和33.33%(21/63),该ddPCR敏感性高于病原分离鉴定和荧光定量PCR方法,ddPCR方法与上述两种方法的符合率均为62.9%.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对牛支原体进行定量检测,为牛支原体感染的早期监测和精准检测提供了可行技术手段.
文献关键词:
牛支原体;uvrC基因;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立兵;史云鹏;高雅欣;刘岳林;孙晓霞;王金凤;李睿文;王建昌
作者机构:
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5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立兵;史云鹏;高雅欣;刘岳林;孙晓霞;王金凤;李睿文;王建昌-.牛支原体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2(05):502-507
A类:
uvrC,900nmol,250nmol
B类:
牛支原体,建立及应用,bovis,ddPCR,靶基因,特异性引物,方阵,阵法,退火温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鼻,鼻炎,副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口蹄疫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牛,牛轮状病毒,特异性检测,交叉反应,拷贝,重组质粒,标准品,pMD19,敏感性试验,检测下限,重复性试验,组间变异,患有,乳房炎,奶牛,鲜牛奶,自有,呼吸道症状,鼻拭子,子样,病原分离鉴定,符合率,灵敏度高,定量检测,支原体感染,早期监测,精准检测
AB值:
0.2869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