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对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麻醉诱导时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79例,男14例,女65例,年龄18~60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瑞马唑仑0.2 mg/kg(R1组)、0.3 mg/kg(R2组)和0.4 mg/kg(R3组).根据分组分别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0.3、0.4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MOAA/S评分为0分时,将瑞芬太尼进行靶控输注(TCI)给药,3 min后行气管插管术.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由序贯法确定,初始剂量为3.0 ng/ml,剂量梯度为0.2 ng/ml,并根据插管反应确定下一例患者瑞芬太尼剂量.记录入室后安静状态下、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的HR、MAP、BIS.记录意识消失时间.采用Probit法计算Cp50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 与入室后安静状态下比较,麻醉诱导后R1组HR明显增快、BIS明显降低(P<0.05),R2、R3组HR明显增快,MAP、BIS明显降低(P<0.05).与R1组比较,R2、R3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R2组比较,R3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R1、R2和R3组瑞芬太尼Cp50和95%CI分别为4.23 ng/ml(95%CI 3.91~4.69 ng/ml)、3.55 ng/ml(95%CI 3.25~3.90 ng/ml)、3.42 ng/ml(95%CI 3.13~3.77 ng/ml).与R1组比较,R2、R3组Cp50明显降低(P<0.05).结论 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Cp50随着瑞马唑仑剂量的升高而降低.
文献关键词:
瑞马唑仑;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崔家田;杨扬;邱丽;曾祥刚;邹小华;陈觅
作者机构:
550004 贵阳市,贵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家田;杨扬;邱丽;曾祥刚;邹小华;陈觅-.不同剂量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对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2(12):1278-1281
A类:
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
B类: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麻醉诱导,瑞芬太尼,气管插管反应,择期,行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手术患者,ASA,字法,R1,R3,静脉注射,MOAA,靶控输注,TCI,后行,气管插管术,序贯法,初始剂量,ml,定下,一例,录入,入室,安静,MAP,BIS,意识消失,Probit,可信区间
AB值:
0.1962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