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水生生物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探索
文献摘要:
介绍了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全过程的途径,分析了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点.建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4个案例;运用"问题导向"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工具,针对课程内容提前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把讨论成绩记入平时成绩中;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使用案例法、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实施思政改革后,课程专题研讨中90%的学生都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进行了思考,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更加深刻.把思政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的人才,为农林类院校生态环境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献关键词:
课程思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水生生物学;非经典生物
作者姓名:
王玉玉;雷光春;马静
作者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玉玉;雷光春;马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水生生物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22(03):31-33
A类:
B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水生生物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教学全过程,融入点,生态兴,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与自然和谐相处,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工具,提前准备,备课,课堂讨论,展开讨论,记入,平时成绩,化考,考核评价体系,案例法,分组讨论,学生学习兴趣,思政改革,改革后,专题研讨,共处,思政内容,有机融入,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农林类院校,生态环境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非经典生物
AB值:
0.343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