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阿罗多·德坎波斯对汉语古诗的"再想象"
文献摘要:
巴西具象诗人、学者、译者阿罗多·德坎波斯对汉语古诗进行了长期的阅读和创造性翻译,对西方"象意文"诗学作出了重要的理论发展,是一个尚未被中文学界充分关注的独特案例.在相关的具象诗学、语言符号学、创译理论等思想的影响下,阿罗多发展出自己对汉语古诗的翻译标准,实践了对汉诗节奏、意境、声音、意象等方面的"再想象".通过《锦瑟》《摞有梅》《菩萨蛮·黄鹤楼》等创译文本示例,可见阿罗多译作与其阅读、创作、语言理论和翻译理论之间的关联,其中亦提出了汉语古诗基础性的美学和翻译问题.
文献关键词:
阿罗多·德坎波斯;创译;汉语古诗;象意文诗学;具象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星月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星月-.阿罗多·德坎波斯对汉语古诗的"再想象")[J].外国文学研究,2022(02):96-108
A类:
具象诗,象意文诗学
B类:
阿罗,坎波,波斯,汉语古诗,巴西,译者,创造性翻译,理论发展,文学界,特案,语言符号,符号学,创译,翻译标准,汉诗,诗节,意境,锦瑟,菩萨,黄鹤楼,译文,示例,译作,翻译理论,翻译问题
AB值:
0.3468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