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
文献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核心是建立以认同为内核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除依靠系统的知识传授外,更需注重主体的体验生成、情感触发和行动支持.主体间性理论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供了注重师生互动、重视主体间交往及彰显共生指向的独特行动逻辑.依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生成—情感培育—行为塑造的逻辑进路,学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要强化理解与共悟为中心的知识生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教育中要着力提升主体间交往的"量"与"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教育中努力实现他者、社会、国家的一体化连接,以此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由知到行、情理交融的一体化实践路径.
文献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高校;主体间性
作者姓名:
管占龙;费艳颖
作者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大连 116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管占龙;费艳颖-.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2(02):45-51
A类:
B类: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行动逻辑,逻辑与实践,教育本质,价值观教育,共同体理念,知识传授,感触,主体间性理论,认识论,师生互动,依循,知识生成,行为塑造,逻辑进路,情感教育,实践教育,努力实现,他者,知到,情理交融,一体化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B值:
0.2257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