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新分离株的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文献摘要:
草原毛虫(Gynaephora ruergensis Chou et yin)是我国高原牧草中的一种有害害虫.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新分离株(EupsNPV-Gr)具有典型的杆状病毒特征,呈单粒包埋型病毒粒子,ODV颗粒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直径为1.0μm~1.35μm.EupsNPV-Gr能有效杀灭草原毛虫幼虫,它对草原毛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4×104 PIB/mL,是一种理想的生物防治剂.本研究对第一个EupsNPV-Gr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鉴定.EupsNPV-Gr基因组全长140684bp,包含134个开放阅读框.它与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sNPV)关系最为密切,序列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分析表明,EupsNPV-Gr属于杆状病毒科alpha杆状病毒属,根据公认的种属划分标准,EupsNPV-Gr是EupsNPV的一个株系.新报道的基因组为研究该物种毒力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新毒株;基因组;测序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金昌;周敏;邓菲;范兆军;李鹏;占智高;况文东;关丽梅;靳亮;王君
作者机构: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南昌330096;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病毒资源中心,武汉4300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金昌;周敏;邓菲;范兆军;李鹏;占智高;况文东;关丽梅;靳亮;王君-.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新分离株的基因组测序与分析)[J].病毒学报,2022(01):156-167
A类:
Gynaephora,ruergensis,EupsNPV,140684bp,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新毒株
B类:
分离株,基因组测序,Chou,et,yin,高原牧草,害虫,Gr,杆状病毒,病毒特征,包埋,ODV,多边形,杀灭,幼虫,半致死浓度,LC50,PIB,生物防治,基因组全长,开放阅读框,茶毛虫,序列同源性,系统进化分析,病毒科,alpha,种属,划分标准,株系,新报,毒力,测序分析
AB值:
0.2692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