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四川泸州市打造"康联体"提升康复服务能力
文献摘要:
残疾儿童中孤独症、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等发育障碍儿童目前并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是效果最好的方式.目前,泸州市有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20家,其中10家为公立医疗机构,2家为民营医疗机构,2家为特殊教育学校,6家为社会康复机构.然而,各个定点康复机构发展不均衡,康复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优质康复资源稀缺,无法完全满足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以医、康、教有机结合的泸州市人民医院为例,每年最多只能容纳400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而目前,泸州市共有0~14岁残疾儿童4300多人.这意味着,大多数残疾儿童只能就近选择其他机构,康复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亟待提高.儿童康复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抓紧关键"黄金期",因此建立"康联体"势在必行.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泸州市残联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泸州市残联-.四川泸州市打造"康联体"提升康复服务能力)[J].中国残疾人,2022(12):44-45
A类:
B类:
四川泸州,泸州市,联体,康复服务能力,残疾儿童,孤独症,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发育障碍,障碍儿童,特效,康复训练,康复机构,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社会康复,发展不均衡,康复资源,资源稀缺,康复需求,多只,能容,容纳,就近,儿童康复,长期性,艰巨性,抓紧
AB值:
0.3360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