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高海拔山区铁路钢-混凝土结合梁温度场和温度效应研究
文献摘要:
铁路结合梁温度荷载过大会危及列车行驶和桥梁结构安全.为研究高海拔山区高辐射、大温差环境对铁路钢-混凝土结合梁的影响,以典型32 m钢-混凝土结合梁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高海拔山区下铁路钢-混凝土结合梁温度场和温度效应,同时与GB50917—2013《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规定的设计温度梯度下的温度效应对比.研究表明,高海拔山区铁路钢-混凝土结合梁日间升降温过程最大温差分别为10.49,10.44℃.大气温差升高16℃,升降温过程混凝土板中部与混凝土下表面、钢梁温差平均增大3,5℃;结合梁升温过程的挠度增大2.45 mm,但降温过程的挠度变化不显著;升降温过程的结合梁混凝土板平均拉应力增大0.56 MPa,钢梁下翼缘最大拉应力变化在1 MPa内;靠近梁端区域栓钉的纵向相对滑移最大平均增量约0.1 mm.采用规范规定的温度梯度进行高海拔山区铁路结合梁设计是可行的,规范结果相比模拟结果,升温过程的挠度小3.27 mm,降温过程挠度大4.56 mm,混凝土内部的拉应力更为不利.
文献关键词:
大温差;山区铁路;铁路桥;钢-混凝土结合梁;温度场;温度效应
作者姓名:
魏欣宇;陈克坚;徐昕宇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系,成都 610031;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魏欣宇;陈克坚;徐昕宇-.高海拔山区铁路钢-混凝土结合梁温度场和温度效应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22(04):103-110,117
A类:
GB50917
B类:
高海拔山区,山区铁路,结合梁,温度效应,温度荷载,列车,车行,桥梁结构,结构安全,组合桥梁,桥梁设计,设计规范,计温,温度梯度,效应对比,日间,升降,最大温差,混凝土板,下表面,钢梁,挠度,拉应力,应力变化,栓钉,相对滑移,大平,铁路桥
AB值:
0.2255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