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感知·思辨·运用:"理趣"课堂的审美路径——《穷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文献摘要:
一、感知层阅读 师:(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穷人》.这篇小说里有几个主要人物? 生:有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桑娜、渔夫、西蒙. (师板书:桑娜、渔夫、西蒙) 师:看来预习得不错.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主要人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简要说一下. (生默读后尝试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总体上说得不错,但是有的漏掉了一些重要情节,有的太啰唆.有什么好办法呢?大家看,办法就藏在(指板书)这三个主要人物中.这三个人物是有出场顺序的,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出现都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如果按照出场顺序来概括主要内容,就不会把重要情节漏掉了.另外,这篇小说的主角是谁?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汪玥;张化万
作者机构:
浙江杭州市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浙江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联盟会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玥;张化万-.感知·思辨·运用:"理趣"课堂的审美路径——《穷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J].小学教学,2022(01):64-67
A类:
B类:
理趣,审美路径,穷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评析,感知层,出示,俄国,托尔斯泰,一篇,渔夫,板书,看来,预习,习得,不错,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要说,一下,读后,漏掉,啰唆,好办,出场,情节发展,照出,主角
AB值:
0.5056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