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诗"与"仁"——论孔子诗教的哲学意义
文献摘要:
孔子诗教是对周人诗教的哲学变革.孔子诗教以"礼义"为选取标准,以"兴观群怨"为思想结构,获得了"仁"之本质规定.孔子诗教推行对话式、兴发式教学方式,兴发式是师生共同对道德精神的召唤,对话式是师生平等主体与思想者之间的对话.孔子诗教确立了"思无邪"的价值准则,旨在培养"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诗"与"礼""乐"共同实现孔子儒学的道德理想.此即孔子诗教的哲学意义.
文献关键词:
诗;仁;孔子诗教;哲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春华;王欣
作者机构:
河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河北 保定071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春华;王欣-."诗"与"仁"——论孔子诗教的哲学意义)[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30-37
A类:
B类:
孔子诗教,哲学意义,周人,哲学变革,礼义,选取标准,兴观群怨,本质规定,对话式,兴发,同对,道德精神,召唤,师生平等,思想者,思无邪,价值准则,温柔敦厚,君子人格,孔子儒学,道德理想
AB值:
0.3848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