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孔子"仁者寿"发微
文献摘要:
孔子提出的"仁者寿"命题,包含着德福一致的伦理蕴含.然而,他的另一条"死生有命"的训诫,看起来却与此命题相矛盾.颜渊、冉伯牛等有德之人的夭折,也加剧了人们对"仁者寿"可靠性的怀疑.后儒在历史上对"仁者寿"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解释和辩护,但其中的许多解释和辩护歪曲甚至否定了这一命题本身.从这些解释中,可以看到后儒是如何背离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传统的."仁者寿"命题,其言也微,其义也大.它的本义与天地生生之道相契合,是对儒者初心的扩展;同时,它也是对中国德寿一致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挥,有其恒久的合理性.只有了解"仁者寿"的真义,才能避免偏离孔子所提倡的儒学真精神.
文献关键词:
孔子;仁者寿;德寿一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焦国成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北京10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焦国成-.孔子"仁者寿"发微)[J].中州学刊,2022(06):77-84
A类:
死生有命,德寿一致
B类:
孔子,仁者寿,德福一致,伦理蕴含,训诫,看起来,颜渊,之人,夭折,怀疑,在历史上,多种多样,辩护,多解,歪曲,题本,背离,所创,儒学传统,其言,本义,天地生,生生之道,相契,儒者,文化传统,恒久,真义,真精神
AB值:
0.3962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