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君子未尝不欲利":程朱义利观的创见
文献摘要:
程颐解《孟子》"王何必曰利",与他解《孟子》"故者,以利为本"从利害关系的层面讲"君子未尝不欲利"结合起来,又从义利关系的层面讲"只以利为心则有害",并讲"仁义未尝不利".朱熹不满于程颐对"故者,以利为本"的解读,但继承程颐解"王何必曰利",并予以发挥和完善,既包含了对于利的较多肯定,又把"以利为心"看作人欲之私,还对孟子"言仁义而不言利"做了解释.程朱对"王何必曰利"的解读及其义利观,不仅是中国古代《孟子》诠释史上的重要创见,而且是对孔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观的重要发展.后世对于程朱义利观,较为重视其对于利的谨慎,而忽略了他们从利害关系的层面讲"君子未尝不欲利"所包含的对于利的肯定,以至于这一创见被逐渐淡忘.
文献关键词:
程颐;朱熹;孟子;君子未尝不欲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乐爱国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哲学系,厦门 361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乐爱国-."君子未尝不欲利":程朱义利观的创见)[J].中州学刊,2022(05):96-103
A类:
君子未尝不欲利
B类:
程朱,义利观,创见,程颐,孟子,何必,利害关系,仁义未尝不利,朱熹,满于,人欲,不言,诠释史,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后世,以至于,淡忘
AB值:
0.2736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