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教学测评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文献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网的形成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教育领域当然也在其中.为顺应时代的变化,教育部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从而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顶层设计的落实需要在常规的教学中将课堂与信息技术纵深融合,那么,融合的路径是什么?国内的专家学者对此有很多的探究,尤其在以精准教学为特征的"智慧课堂"领域着力最多,其核心机制是通过信息技术采集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微观数据,量化每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精准学情分析、有效教学策略选择和针对性明确的补偿教学,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因此"智慧课堂"具有数据为基的精准化、因材施教的高效化、技术赋能的互动化等特点,重构了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体系.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施海涛;张强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施海涛;张强-.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教学测评模型的构建与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23):53-59
A类:
B类:
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教学测评,测评模型,构建与实践,信息网,顺应时代,以学习者为中心,新教育,教育生态,公平而有质量,人的全面发展,深融合,精准教学,核心机制,微观数据,每位,学习表现,学情分析,有效教学策略,策略选择,教学流程,所示,因材施教,高效化,互动化,信息化背景
AB值:
0.4095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