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茉莉酸甲酯对脆红李采后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文献摘要:
为确定脆红李果实采后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茉莉酸甲酯对其抑制效果,从脆红李贮藏期病果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致病性检测、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体外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0、0.1、0.2、0.3、0.4、0.5 mmol/L)对脆红李采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引起脆红李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经体外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能抑制两株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其中,0.4 mmol/L及0.5 mmol/L的茉莉酸甲酯能够有效抑制脆红李采后病原菌的生长,但其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在体外培养5 d时,0.4 mmol/L的茉莉酸甲酯对灰葡萄孢菌和链格孢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9.3%、86.3%;在培养2 d时,茉莉酸甲酯对灰葡萄孢菌和链格孢菌的EC50分别为0.154、0.228 mmol/L,而在5 d时为0.193、0.348 mmol/L.由此得出适宜浓度的茉莉酸甲酯能够有效抑制脆红李贮藏期病原菌的生长,后期可将其用于脆红李采后病害的防治及贮藏保鲜的研究.
文献关键词:
脆红李;病原菌;分离鉴定;茉莉酸甲酯;抑菌效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瞿光凡;巴良杰;雷霁卿;马超;张旭阳;曹森
作者机构:
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瞿光凡;巴良杰;雷霁卿;马超;张旭阳;曹森-.茉莉酸甲酯对脆红李采后病原菌的抑制作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24):95-101
A类:
B类:
茉莉酸甲酯,脆红李,李果实,后主,主要病原菌,抑制效果,贮藏期,分离纯化,致病性,形态学鉴定,rDNA,ITS,序列分析,体外实验,主要致病菌,室内毒力测定,腐烂,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两株,菌丝,体外培养,抑制率,EC50,适宜浓度,采后病害,贮藏保鲜,分离鉴定,抑菌效果
AB值:
0.2433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