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消渴肾安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验证为基础,探讨消渴肾安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消渴肾安汤及其主要成分治疗DKD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首先预测消渴肾安汤的潜在活性成分及相应的靶点信息,通过TCMSP、BATMAN-TCM平台和文献补充的潜在目标,DKD数据来源于OMIM、DisGeNET和GeneCard等数据库.将消渴肾安汤和DKD之间的靶点进行匹配,通过Metascape分析蛋白相互作用(PPI)并作对应MCODE分析,通过分子对接实验验证主要靶点并预测作用机制.结果 共得到149种潜在生物活性物质和76个共同靶点,富集结果显示自噬信号通路与消渴肾安汤的治疗效果相关.黄芩苷被认为是消渴肾安汤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排名前10通路中所得关联性最高的两个生物学靶点RAF1、BCL-2作为验证靶标,经分子对接后发现,黄芩苷和RAF1、BCL-2具有良好的结合效果,故RAF1、BCL-2可能是黄芩苷发挥作用的重要靶标.结论 消渴肾安汤治疗DKD作用机制与黄芩苷密切相关,可能通过作用于RAF1、BCL-2这两个靶标影响后续生物学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DKD进展.
文献关键词:
消渴肾安汤;糖尿病肾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作者姓名:
陈锦英;李汶航;齐昊天;聂维辰;米佳;南征
作者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眉山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锦英;李汶航;齐昊天;聂维辰;米佳;南征-.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消渴肾安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23):5711-5717
A类:
消渴肾安汤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治疗糖尿病肾病,DKD,药理学分析,分治,潜在靶点,TCMSP,BATMAN,数据来源,OMIM,DisGeNET,GeneCard,Metascape,蛋白相互作用,PPI,MCODE,预测作用,生物活性物质,集结,自噬,黄芩苷,生物活性成分,RAF1,BCL,靶标,生物学通路
AB值:
0.199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