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桔梗皂苷D治疗肥胖的潜在作用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桔梗皂苷D(PD)治疗肥胖的潜在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通过GeneCard、OMIM和TTD数据库检索肥胖相关靶点,使用CTD、HREB、SEA以及Swisse Target prediction等平台,并结合查阅相关文献获取PD的靶点,利用VENNY作图获取药物与疾病基因交集靶点并获得关键基因;利用STRING、R软件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与GO、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微生信平台将结果可视化,并构建药物-靶点-通路网络图;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PD分别与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及脂肪酸合成酶(FAS)进行分子对接;以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取对数生长期的3T3-L1前脂肪细胞,分别给予5、10、20、40、60、80μmol/L PD处理24、48及72 h;采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PD对3T3-L1前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PD在3T3-L1前脂肪细胞中脂滴的积累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PD对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获得PD与肥胖交集靶点131个,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10个;PPI结果显示,PD对应的关键靶点基因为蛋白激酶B-α(AKT1)、肿瘤蛋白p53(TP53)、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GO富集分析显示,PD与类固醇结合、细胞氧化应激、线粒体生成等相关;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其可调控154条信号通路,包括AMPK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因子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在分子对接中,PD与关键靶点AMPK、SREBP-1c、FAS的对接效果良好,结合能为-10.2~-8.8 kcal/mol;CCK-8结果显示,PD浓度<20μmol/L为安全浓度范围,且不造成细胞凋亡;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PD可抑制细胞分化,并具有浓度依赖效应;PD能够显著抑制SREBP-1c、FAS的表达.结论 PD可以通过调控多靶点、多通路对肥胖产生影响,其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REBP-1c、FAS蛋白表达有关.
文献关键词:
桔梗皂苷D;肥胖;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通路;3T3-L1细胞;成脂分化
作者姓名:
王贤;钟沁;刘芳;韦睿然;桂黎明
作者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免疫学教研室,贵州 贵阳 550000;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院 基础医学部,安徽 合肥 230031
引用格式:
[1]王贤;钟沁;刘芳;韦睿然;桂黎明-.桔梗皂苷D治疗肥胖的潜在作用机制研究)[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10):1125-1136
A类:
HREB,Swisse
B类:
桔梗皂苷,潜在作用,利用网络,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作用靶点,相关通路,体外实验,GeneCard,OMIM,TTD,数据库检索,CTD,SEA,Target,prediction,文献获取,VENNY,作图,取药,疾病基因,交集靶点,关键基因,STRING,蛋白相互作用,PPI,通路富集分析,生信,通路网络,网络图,分子对接技术,蛋白激酶,AMPK,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脂肪酸合成酶,FAS,3T3,L1,前脂肪细胞,对数生长期,CCK,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用油,脂滴,qPCR,蛋白免疫印迹,blot,实验检测,网络拓扑分析,关键靶点,靶点基因,AKT1,p53,TP53,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STAT3,白介素,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类固醇,通路分析,可调控,脂肪细胞因子,胰岛素信号通路,结合能,kcal,安全浓度,染色结果,可抑制,多靶点,多通路,脂肪细胞分化,成脂分化
AB值:
0.2899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