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多外语学习者第三语言塞音习得实证研究
文献摘要:
本研究对19名L1汉语普通话、L2英语、L3俄语初级学习者开展塞音生成实验.我们运用定量方法分析学习者的L2英语和L3俄语的词首塞音声学参数—嗓音起始时间,旨在调查L3语音生成习得特征以及先前语言的影响,讨论L3感知与生成习得的界面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跨语言视域下的多外语语音教学方案.实证研究发现:(1)语言间存在的显著声学差异性会造成L3清浊塞音生成的混淆,L3俄语学习者很难运用发音器官完成浊塞音的调音过程;(2)L3清塞音的感知与生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L3浊塞音的感知与生成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在讨论多外语语音习得问题时,不仅要考察语言习得顺序及水平,更应比较语言组合的类型特征,才能更全面地描摹跨多语语音感知和生成习得的全貌.
文献关键词:
第三语言习得;跨语言影响;塞音体系;语音生成;嗓音起始时间
作者姓名:
刘佳琦;曾婷;郑咏滟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上海20043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文理学部,上海2001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佳琦;曾婷;郑咏滟-.多外语学习者第三语言塞音习得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2022(01):99-105
A类:
第三语言,俄语学习者,第三语言习得,跨语言影响,塞音体系
B类:
外语学习,L1,普通话,L2,L3,定量方法,词首,音声,声学参数,嗓音起始时间,语音生成,先前,语语,语音教学,教学方案,清浊,发音器官,调音,显著相关性,语音习得,习得顺序,类型特征,描摹,多语,语音感知,全貌
AB值:
0.2587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