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评估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高凝状态及预测血运重建后再狭窄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水平在不同病情时的变化特征以及预测血运重建术后管腔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ASO患者386例,男209例,女177例,年龄70(44~97)岁,包括间歇性跛行组196例和严重下肢缺血组190例。有172例间歇性跛行患者和185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在30 d随访期内有23例间歇性跛行患者和49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在术后发生再狭窄。于术前、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采集静脉血样本,采用Shine i29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浆TAT水平。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做多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做两组间数据比较,用Friedman秩和检验做同组内各时间节点数据比较,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元相关性分析获得优势比(
OR),用ROC做TAT诊断性能分析,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获得风险比(
HR)。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2.69(1.77,3.90)ng/ml]比较,ASO患者血浆TAT水平[10.24(5.89,19.92)ng/ml]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严重下肢缺血患者血浆TAT水平高于间歇性跛行患者(
P<0.001)。Rutherford分级3级患者血浆TAT>2级、4级>3级、6级>5级(
P值分别为0.038、<0.001和0.013)。间歇性跛行组中,血运重建术后第3天和第7天,再狭窄患者血浆TAT水平均高于血流通畅患者(
P值分别为0.004和<0.001);血流通畅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和术前(
P均<0.001);再狭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而高于术前(
P均<0.001)。严重下肢缺血组中,在术前、术后第3天和第7天,再狭窄组患者的血浆TAT水平均高于血流通畅组患者(
P值分别为0.001、0.013和<0.001);血流通畅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和术前(
P值均<0.001);再狭窄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低于术后第3天(
P<0.001),而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分析显示,在全部患者、间歇性跛行患者和严重下肢缺血患者中,血运重建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预测术后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783和0.853。生存分析显示,在严重下肢缺血患者组,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高于临界值(≥7.66 ng/ml)的患者在术后30天内发生再狭窄事件的累积风险概率增高(Log-rank
χ2=93.674,
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在严重下肢缺血组,术后第7天的血浆TAT水平可作为术后30 d内的再狭窄事件发生的独立指标(
HR=2.259,
P<0.001)。
结论:血浆TAT能够反映ASO患者不同病情时的高凝状态,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分层。此外,TAT对血运重建术后发生管腔再狭窄有高度敏感性,能作为评估严重下肢缺血患者术后再狭窄事件的独立标志物。
文献关键词: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动脉硬化闭塞症;间歇性跛行;严重下肢缺血;Rutherford分级;血运重建;再狭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珠博;马睿;任静;门剑龙
作者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天津 30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珠博;马睿;任静;门剑龙-.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评估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高凝状态及预测血运重建后再狭窄)[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2(10):1063-1069
A类:
严重下肢缺血,i2900
B类:
抗凝血酶,复合物,动脉硬化闭塞症,高凝状态,ASO,TAT,血运重建术,后管,管腔,临床价值,间歇性跛行,重建治疗,血样,Shine,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Kruskal,Wallis,Mann,Whitney,数据比较,Friedman,秩和检验,时间节点,优势比,诊断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获得风险,风险比,ml,Rutherford,通畅,术后再狭窄,天内,累积风险,风险概率,rank
,病情严重程度
AB值:
0.1439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